今年和往年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像deepseek這樣的ai大智慧模型的運用,對于一些基本的問題的解答,ai的效率的確比人高。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ai生成的答案是具有時效性的,它有可能是基于之前的某一個時期的數據來生成現在問的問題的答案,所以一定要注意提問的問題的準確,還有一個,ai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發(fā)生語義的偏離,如果說同一個問題連續(xù)問幾次之后,ai可能會基于它知識庫里的文件來生成一個答案,看起來是正確的,但其實是錯誤的。比如昨天晚上在deepseek上我有問蘇州大學2025年新增招生的130個人具體分布在哪些專業(yè),問了幾次之后它的確給了我一個答案,但那個答案是錯誤的,這個最好是到各個學校的網站上部署的ai模型去問的,或許會有所收獲。但近幾年大概率還是需要用結構明確邏輯嚴謹的程序來避免重要信息可能發(fā)生的語義偏離。